沐鸣注册中国领导人"国服"变迁小史
- 编辑:www.hwz100.com -沐鸣注册中国领导人"国服"变迁小史
导语:近日,习近平总书记携夫人访欧,参加荷兰王室宴会的着装引起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。细心的媒体不仅发现了习近平夫妇所穿中式礼服的创新之处,更对其蕴含的深意进行解读,从全新设计的服饰中解读出,在不断开放创新谋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,以绝对文化自信的姿态向全世界展现不一样的中国。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,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、审美情趣、色彩爱好,以及种种文化心态、沐鸣网页登录宗教观念,都积淀于服饰之中,构筑成了服饰文化精神文明内涵。本期小编带大家重温建国以来我国领导人的着装变化,了解这些衣服背后的故事和深意。
始自中山装的“国服”
20世纪初,孙中山在日本横滨的中国城,向封建帝制“开了改革的第一枪”,即废除长袍马褂,“尽易旧装”。
孙中山将创制中国新服装的意图传达给日本服装界的华侨后,华侨们采用西装造型和制作技术,参照日本学生装、士官服和铁路工人的制服,融入中国服饰文化传统,依据中国人的体型、气质和社会生活新动向,试制出了后世以“中山”命名的中山装。
这种中山装,直翻领,装有附袋盖的4贴袋。袋盖做成倒山字形笔架式,称为“笔架盖”,象征着中国民主革命要重用知识分子。胸前原先是7粒钮扣,后来把门襟的7粒钮扣改为了5粒,象征五权宪法;袖口4粒钮扣改为3粒,象征三民主义。
作为“推翻帝制”、“建立民国”伟大事业的产物,20世纪初,中山装成了革命者的象征,身着中山装成为拥护革命、与封建主义决裂的一种标识。
令国内外瞩目的“毛式中山装”
1956年4月13日,北京日报在头版披露了一条消息,中央政府把上海二十余家一流的服装店集体迁移到北京,这种行动在中国历史上是罕见的,这表明国家和人民的形象已经受到高度重视。
资料图片: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56年9月15日至9月27日在北京举行。 9月27日,大会胜利闭幕,毛泽东步出会场时,受到大会代表和工作人员们的热烈欢迎。 新华社记者 齐观山 摄
15名手工精湛的师傅被安排在中央办公厅特别会计室附属服装工厂,为毛泽东设计服装的田阿桐想到了中山装。但由于毛主席身材高大魁梧,一般的中山装,难以很好地展示伟人毛泽东的风采,必须作适当的改良。传统的中山装领子比较窄,根据毛主席的体型、神态和身为中国人民领袖的风采,大胆改进了原来的中山装。将上面两个衣袋的兜盖改为弯而尖,垫肩稍微上翘,两肩更加平整服帖。领子变化最大,领口加宽,翻领变得大而尖,完全改变紧扣喉部的格式。衣服的前阔、后背做得略宽一些,中腰稍微收敛,衣服后片比前片加长一些,袖简稍稍提起,更显伟岸。这款衣服设计出来以后,毛主席非常满意。“八大”来临,毛泽东穿上这套中山装后,拍了标准像,并被放大悬挂在天安门城楼正中。从那以后,只要在重大场合,毛主席总是穿着这款中山装,国外就把这种改进的中山装称为“毛式中山装”。
资料图:1998年,江泽民携夫人王冶坪访美,克林顿携夫人希拉里相迎。
代表开放姿态的西装
八十年代经济改革政策实行以来,中国领导人开始舍弃毛泽东式的服装,转向西装和领带的穿着方式。1983年6月2日,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郝建秀致信轻工业部部长杨波,提出要“提倡穿西装、两用衫、裙子、旗袍”。后来,中央领导人带头穿新式的双排扣西装,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关注。伴随着1984年共和国35周年庆典之际,一场“西装热”像风一样吹遍中国,1984年西装市场甚至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。这一波“西装热”的广度远远超过了民国时期的西服热,从高层领导人、电视台播音员到平民百姓都选择穿西装。习惯于几十年的灰、蓝毛式服装的中国人换上西装,打上领带,这折射出中国人的思维意识的改变。到80年代中后期,连农村都普及了西装,农民工穿着西装砌墙刮浆,成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一道风景线……上世纪80年代的西装普及其深层的原因是基于对改革的渴求,中国人民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走向世界,从人类一切优秀的文明财富中汲取营养,打扮了我们的民族,丰富我们的心灵。
重回中山装展现中国文化
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,胡锦涛主席以一身深灰色中山装亮相,沐鸣平台登录地址与其他领导人的西装革履形成鲜明对比,受到媒体关注。深灰色的中山装折射出“珍惜传统而又开放兼容”的发展理念,也折射出我国最高领导者的亲民形象。开放的中国能吸收各民族、各国家文化中的精华,倡导“学习借鉴,批判吸收;古为今用,它为我用”,体现了一个真正讲文明,追求世界和谐发展的民族和国家。
全新中式礼服 文化自信和改革创新并肩
3月22日,荷兰阿姆斯特丹王宫,习近平主席和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式服装,出席威廉-亚历山大国王举行的盛大国宴。
2014年3月22日,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欧参加荷兰王室的宴请。按照欧洲王室礼仪,出席国宴的主宾都必须穿礼服。燕尾服是西方人的礼服,西方人在这种场合也从来不穿西服。然而中国国家元首穿燕尾服,本民族颜面尽失。穿传统的中山装,似乎又太多政治内涵,而且看上去有点呆板。
当习近平与彭丽媛身穿中式礼服出现在古老的阿姆斯特丹王宫时,世界为之眼前一亮,国人为之精神一振。习主席穿的猛一看像是中山装,但并不是传统的那种:不再是紧闭的翻领,而是略微敞开的立领,亮出白色的衬衣;四个兜改为三个兜,左胸衣兜露出黑白丝巾。整体上看,既有传统风格又有现代元素,既有中国气派又具开放意味。彭丽媛则内着青绿色中式长裙,外搭深色刺绣长衫,典雅大气,与习主席的中式礼服贴切呼应,相得益彰。夫人彭丽媛的衣服是典型的具有标准中式元素的服装。裙长符合国际社交场合规范,长及脚面。在彭丽媛整体服饰上,最突出的就是中式领子,在领口、前襟、袖口、衣边处也有点缀和绣花,在款式上、细节上都透露中式元素和风情,而这种穿法又符合国际场合穿法。
当习主席说“荷兰是欧洲的门户,我选择从荷兰推开欧洲的大门”时,西方人不禁要好好端详这位中国新的国家元首了。他们习惯从中国领导人的服装判断“保守或开放”,在他们眼里,西服代表“开放”,中山装表示“保守”。但这次他们会怎么分析习主席呢?中式礼服也许传递出这样的文化信息:中式,代表着自信;变化,意味着创新。具有全新设计感的中式礼服彰显中国文化内涵,习主席率先践行文化自信,展示民族风采,又诠释出一种开放创新的姿态。
小编的话
纵观我国领导人的着装变化,可以窥视中国几十年来发展进程的细微变化。现在,我们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,习近平主席以国家元首的身份在出访行程中选择中式服装,是在全球面前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传承,并向全球表明,在全球化的时代下,中国人已经融入到全球化发展中,不再孤立于全球发展之外,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自己的文化特性,在继承了传统的同时,也向全球宣示了我们在开放之下保持自己的特性和独特性,让世界了解到我们的态度。